| |
| |
今天(12月31日)午夜12点,在纽约的“时代广场”,将一如既往举行迎接新年的计秒落球狂欢。与往年唯一不同的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城市”的市长交接仪式将在广场上同时举行:任职两届共8年的纽约第107届市长朱利安尼(Rudy Giuliani)将卸职,由布隆柏格(Michael Bloomberg ...阅读
|
|
| |
在海外十多年来,我发表了不少文章,大多数是评论,可能有时语言比较尖刻,因为评论是表达主观想法,毫无疑问,“雄辩”是评论文章取胜的关键之一。在我发表了一组关于吴征的调查报道文章之後,听到不少读者和编辑记者朋友说,曹长青这次文章的口气怎麽一反常态地温和?
...阅读
|
|
| |
中国“新浪网”联席主席、“阳光卫视”执行主席吴征(英文名Bruno Wu)近几天成了以网络媒体为主的焦点新闻人物,很多人在网络论坛上对他的学历提出了置疑。虽然多数置疑都颇具说服力,但由於网络论坛上的文字是自由输入,作者又多不署真名,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其报道和分 ...阅读
|
|
| |
俄国总统普京十月中旬首次访美,成为美俄,以及世界媒体上的重要新闻,因为911事件发生之後,俄国表现出一面倒向美国,坚定支持反恐,并有和美国联手建立世界新架构的趋势。
在美国看到普京的举止,不期然地把他和江泽民比较,一比才感到,虽然俄国以前是共产国家,普京是� ...阅读
|
|
| |
911事件後,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冲突更加激化,自杀炸弹导致几十名以色列平民遇难;沙龙政府出动飞机轰炸巴解控制区进行报复。
导致巴以冲突的宗教文化缘由虽然深远,但目前最重要的是这两个因素:一是阿拉伯国家不让以色列在那个区域生存、想把它赶出去,以色列人没有安全� ...阅读
|
|
| |
从911後俄国全力支持美国反恐,以及这次普京到美国访问,俄美建立更密切的关系,都显示俄国已经做出了选择——要成为西方社会的一员。莫斯科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主观愿望;二是现实所迫。
从愿望来说,俄国已走向民主,并致力于发展市场经济。这两个主要诉求� ...阅读
|
|
| |
911事件後,关於伊斯兰的书一下子在美国成为抢手货,大书店都把这类书设立专架,放在显眼位置。很多美国人想了解为什麽穆斯林世界产生恐怖份子,为什麽伊斯兰宗教中有那麽强烈的反美仇恨。
布什政府在进行阿富汗战争时,特别强调恐怖份子和伊斯兰教“没关”,美国军事反恐� ...阅读
|
|
| |
美国新闻界最近曾讨论一个难题﹕如果见到恐怖份子头子本.拉登,是采访,抓住这个独家新闻,还是向国防部或中央情报局报警,抓住拉登。从新闻独立性、新闻价值角度,当然记者想采访全球都关注的新闻人物拉登,可以想象,任何电视播出独家采访拉登的画面,都会是吸引人的新闻。 ...阅读
|
|
| |
21岁就参选议员,在政坛摸打近20年的民主党老政客格林(Mark Green)败选,而根本没有任何从政经验的共和党籍候选人、富翁商人彭博(Michael Bloomberg)脱颖而出,以50%对47%的选票战胜对手,在昨晚半夜时分的胜选集会上被现任市长朱利安尼引荐为,将领导“这个世界上最伟大� ...阅读
|
|
| |
1936年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动者张学良以101岁高龄於2001年10月14日在夏威夷去世,表面看似乎给西安事变终於划上了一个历史性的句号,但事实上再次引起中国人对西安事变和张学良的评价与争论。
对张学良去世,海峡两岸及海外的舆论相当不同,中国「热」,台湾比较而言「冷� ...阅读
|
|
| |
和去年的诺贝尔奖给了中文作者,结果使几乎所有中国人(就别提全世界了!)都跌破眼镜的结果正好相反,今年的诺贝尔奖给了英语作家奈保尔(V. S. Naipaul),则在英文世界完全没有人吃惊,文学界早就清楚,这是迟早一定发生的事,因为奈保尔早在70年代就开始被提名诺贝尔文学� ...阅读
|
|
| |
人类自有文学以来,绝大多数作品都是用文学追求人类的正义、正向价值。在人类文学最辉煌的18、19世纪,虽然文学作品大多都是资产阶级知识份子描写上流社会的生活(无产阶级不识字,当然谈不上文学),但对人性的追求仍是文学作品的绝对主旋律。到了19世纪中後期,出现了狄更斯 ...阅读
|
|
| |
我发现自从昨天美国对塔利班政权开战以来,中国人居然前所未有地突然爆发出热烈的“人道情怀”,从江泽民和布什的通话,中共对外发言人的讲话,到新华社、人民日报的口径,到为世贸大厦倒塌、三千平民丧生而欢呼的中国网民,一夜之间忽然都对阿富汗平民的生命充满了“无比的关 ...阅读
|
|
| |
911事件後,美国有的报纸和电台由於评论失当而受到了惩罚,它是否意味著在目前强烈的悲愤和爱国情绪中,美国式的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受到了威胁?
在全球191个国家中,美国应该说是言论和新闻最自由的国家,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私营体制。美国媒体除了像“美国 ...阅读
|
|
| |
美国正在调兵遣将,准备军事打击恐怖份子。但仗还没打,就出现了反战的声音(虽然是少数人),在美国一百多所大学,都有示威抗议;昨天,在华盛顿有几千名来自各地的示威者和警方发生冲突(11人被捕),他们高举“要和平不要战争”的牌子,反对美国军事打击塔列班政权和拉登, ...阅读
|
|
| |
The Taipei Times
Wednesday, September 19th, 2001
For more than a decade, taking friends from China to visit the World Trade Center had been a matter of particular pride to me as a New Yorker. Whenever I flew back to New York on a bright sunny day, the ...阅读
|
|
| |
70年前的今天,日本军队侵入东北,在中国的土地上开始了一场血腥的屠杀——“9.18”成为中国人做亡国奴的开始,但它更是日本军国主义灭亡的开始。
一个星期前的今天,恐怖份子袭击了美国,残杀了三千多无辜的生命——“9.11”成为恐怖主义向人类文明宣战的开始,但它注定 ...阅读
|
|
| |
来到美国13年来,只有两次非常动感情,整天整天地坐在电视机前,全部身心都被那些令人血液凝固的画面震慑了:一次是1989年的六四期间,再就是这次的「911事件」。由於这次灾难就发生在我所居住的纽约,所以除了电视画面和报纸、网络上爆炸般的信息之外,更直接感受了这个城市� ...阅读
|
|
| |
9月11日早晨9点刚过,我把送到门口的《纽约时报》拿进来,还没把关於纽约市长初选的相关报导看完,突然接到在曼哈顿工作的朋友打来的电话,电话那端在惊呼,「世贸大厦起火了!」几乎是本能的反应,我一把抓起电视遥控器,立即看到电视上是地处曼哈顿南端、美国第二高的两座双 ...阅读
|
|
| |
美国小说《飘》(又译《乱世佳人》)1936年出版以来迷倒了全世界一代又一代女性读者,尤其是1939年好莱坞极为成功地把该小说搬上银幕後,书中的人物形象在美国更是家喻户晓。据美国《出版家周刊》报导,它是20世纪最畅销的小说,迄今每年在全世界仍卖出约十万册。由於该小说的 ...阅读
|
|
更多文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