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纽约住了十几年,也参加过不少华人举行的各种活动,但从没见过一次具有九一五推动台湾加入联合国集会这种规模的。由於曼哈顿寸土寸金,不仅住宿、停车都十分昂贵,而且很难找到、申请到一个宽阔的场地举行活动,所以一般活动能有几百人的话,已是相当难得了。但这次推动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的集会,居然达到约四千人,超出预估人数将近一倍,挤爆了联合国斜对面的哈玛绍广场。他们中有人开十几个小时的车从芝加哥、多伦多赶来,有人凌晨两点出发,从波士顿乘车赶来,更有不少人提前一天从洛杉矶飞过来。
现场在新闻局长谢志伟既风趣幽默、又渲染情绪的主持下,其阵势不亚於一场选举造势集会;而随後从联合国到中国领馆(去呛声)的游行则更感人。一条绿色的长河在繁华、拥挤的曼哈顿中心激情地流过,长河推动著台湾这个绿色的岛屿,飞溅著「UN For Taiwan」的声浪。
在这条长河中,见到一位老人拄著双拐颤颤微微往前挪动,身边的儿子带著折叠椅,让老人走一段坐下来休息一下。我走上前去询问得知老人姓郭,八十二岁了,他骄傲地说,一家三代都来了。刚刚向老人表达完敬意,转眼几十米外,一位妻子搀扶著一瘸一拐艰难迈步的丈夫;这是曾患小儿麻痹的前中山大学经济所长林庆宏先生。再往前走,一位年轻的父亲,脖子上骑著稚子,步伐已不那麽轻松。
要知道,这不仅仅是从曼哈顿最东边的第一大道步行到最西边的第十二大道,而且由於交通许可的问题,游行队伍实际上走了一个凸型,几乎等於横贯曼哈顿一个来回,走了一个半小时。我近来由於严重的关节炎复发,在集会上演讲後,妻子劝我搭车到游行终点,但是看到这样的老人、残疾者和撼著「远途无轻载」的年轻人,哪还好意思坐车。一路「矫健」地走到底;但逞完英雄回到家,腿疼得恨不得把它们锯掉。想到那位八旬长辈和残疾者,难以想像此刻他们的双腿在忍受什麽样的煎熬;那位年轻的父亲大概也累趴下了。
在这次集会中,更有一个崭新的现象,那就是,游行的队伍中有很多是二十几岁的,不太会说中文,一路都在讲英文的第二代、第三代台美人。他们不太关心台湾的国内政治,但却看重台湾走向国际,获得应有的尊严。
我并没有像记者那样从头到尾仔细观察,这几个小例子只是我身前身後几十米偶然碰到的,谁知道在这跨越十几条街的长长队伍中还有多少感人情形呢。他们就这样默默地为台湾努力著,没有人指望媒体会报导他们一句,给一份敬意和荣誉。在这些人身上,你看到的是台湾的民心所向,台湾的希望所在;你更毫不怀疑,一个名字叫台湾的国家迟早一定会成为联合国的一员。
——原载台北《自由时报》2007年9月17日「曹长青专栏」
2007-09-16
http://www.caochangqing.com (转载请指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