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最近美國處決炸毀俄克拉荷馬州聯邦大樓導致一百多人死亡的麥克維,引起歐洲輿論的強烈抗議。美國總統布什訪歐時,所到之處,都遇到反對死刑、抗議美國處決麥克維的示威者。以法國《世界報》、英國《衛報》為代表的歐洲左派媒體,更是連篇累牘、眾口一詞地譴責美國仍實行死刑是 ...閱讀
|
|
|
1994年,丁子霖寫出了《“六四”受難者名冊》一書,裡面有她調查收集到的96名六四遇難者名單,包括姓名、年齡、遇難地點等詳細資料。我曾為此寫了一篇書評(在六四屠殺六周年那天發表在《世界日報》週刊),指出“丁子霖的名單”記載的是受害者,比記錄倖存者的“辛德勒的名單 ...閱讀
|
|
|
達賴喇嘛第二次訪問台灣之後,於五月下旬在美國連續訪問了九個城市,並和布什總統正式進行了會晤。達賴喇嘛不僅受到布什政府特別的禮遇,而且更受到美國民眾的熱烈歡迎,僅在猶他州鹽湖城,就有二萬五千多名美國人自發地涌上街頭歡迎這位佛教領袖。
自從去年三月台灣民進党 ...閱讀
|
|
|
5月28日,蒙古人民共和國(外蒙)舉行了總統大選,現任總統巴嘎班帝(Bagabandi)再次當選,由此標誌著外蒙繼續向民主改革的方向發展。
外蒙自1992年結束共產統治、制定了民主新憲法以來,這是第三次總統選舉。該次選舉,主要在現任總統、執政的蒙古人民革命黨候選人巴嘎班 ...閱讀
|
|
|
意大利最近國會大選,執政五年的左派政府被結束,以強調經濟改革著稱的右翼媒體大亨貝魯斯科尼出任了總理。在這之前,同樣強調要大刀闊斧改革經濟的小泉純一郎當選為日本首相。去年底墨西哥結束71年的一黨統治,強調自由經濟的右翼候選人福克斯出任總統。而美國右翼共和黨總統 ...閱讀
|
|
|
在全球最強調人權、近年不斷提出議案譴責中共、古巴惡劣人權記錄的美國,竟被「選」掉了在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的席位,而由蘇丹等臭名昭著的人權惡劣國家遞補,這是聯合國最大的醜劇之一。
美國眾議院昨天(5月10日)以252對165票通過決議,推遲明年應繳付聯合國的二億四千四� ...閱讀
|
|
|
在中美軍機相撞發生的那個星期,中國籃球國手王治郅加盟NBA,抵達美國。當王治郅代表達拉斯小牛隊(Mavericks)出現在比賽場地時,美國觀眾的反應實在令我驚訝,竟然全場幾萬人起立為王治郅歡呼喝彩!
當時美國偵察機的24名機組人員正被扣在海南,王治郅不僅剛剛來自紅色中 ...閱讀
|
|
|
在中美軍機相撞、王偉喪生的那個星期,中國籃球名手王治郅受聘到NBA打球,抵達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弗瑞德門(Thomas Friedman)為此寫了一篇專欄,題目是“兩個王”(The Two Wangs),分析這兩件事的巧合,和它背後所包含的意義。
美國媒體上同時報導的這兩個“王� ...閱讀
|
|
|
The Taipei Times
Wednesday, April 25th, 2001
The Dalai Lama's second visit to Taiwan was an historic event that symbolizes the ties between Taiwan and Dharamsala. After the people of Taiwan elected their native son, Chen Shui-bian, as president, in M ...閱讀
|
|
|
中美軍機相撞事件,引起海內外中國人議論紛紛,但任何判斷不能建立在民族主義情感上,而應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上。從目前中美雙方公佈的資料,人們不難看到這樣四個基本事實﹕
第一,事件發生在國際領空。國際公認的領海(領空)為12海浬。道理很簡單,如果允許任何國家自行確 ...閱讀
|
|
|
《天安門文件》編者“張良”在3月30日《紐約時報》言論版發表了“(主辦)奧運能幫助改革”(The Olympics Can Help Reform)一文,呼吁國際社會支持北京主辦奧運,認為這對中共改革派有利,對中國改善人權環境有利。
在沒有共產黨“輿論一致”控制的自由世界,人們對事情� ...閱讀
|
|
|
小布什才執政不到八個星期,中共就接連派出代表團——前駐美大使朱啟禎、李道豫和前駐加拿大大使張文樸帶隊到華盛頓遊說,阻止美國售台武器;18日將抵美的陣容由錢其琛帶隊,同樣以阻止對台售武和建立與小布什政府的關係為主要目的。
朱啟禎、李道豫、張文樸雖曾做過外交官 ...閱讀
|
|
|
3月10日《紐約時報》再次刊出哥倫比亞大學比較文學教授賽義德(Edward Said,港台譯為薩伊德)弓步揚臂扔石頭的大照片。該報幾個月前首次刊登這張照片時,曾配文報導了這位知名的美籍巴勒斯坦裔學者去年七月在黎巴嫩休假時向邊界的以色列哨所投擲石頭的故事。
這張扔石頭的 ...閱讀
|
|
|
文學評論家主要是品評作品的藝術價值,而普通讀者則主要通過書中的人物來尋求情感共鳴,感覺人性、人情,或得到知識啟迪。雖然很少讀者為了尋求道德形象高大的英雄去讀書,但卻會在他們隨意的閱讀中被書中人物那些閃爍人性的部份或瞬間所感動,對非人性的部份產生厭惡。
在 ...閱讀
|
|
|
高行健得獎以來,盡管很少有人指出他作品的優秀之處,卻有不少人認為不管怎麼說中國人得了這個獎總是有好處。是有好處嗎?事實上中國人的這第一個諾貝爾文學獎不僅不能提高中國文學在世界上的地位、中國人在世界的形象和促進中國文學發展,反而會對中國文學和中國人形象起潛在 ...閱讀
|
|
|
由于寫評論高行健作品的文章,最近一段時間我對媒體上關于高行健的報導比較留心。每每驚訝的是,高行健說的一些話,听起來好像滿有道理的,可他做的怎麼總是在和自己的道理矛盾呢?尤其是西方媒體上對他在中國“被迫害經歷”的說法,頗有點讓人想問一句︰是嗎? 高行健在自由� ...閱讀
|
|
|
自從高行健得諾貝爾獎以來,人們聽到他從諾貝爾領獎台,到香港,到台灣,到美國,一遍一遍地講文學高於政治,政治不能幹預文學。他這兩個觀點當然是對的,但由於他刻意地強調文學獨立於政治之外,難免給人一種感覺,文學和政治就完全是兩回事兒;尤其是在人們對共產黨的政治文 ...閱讀
|
|
|
The man who has translated nearly all of Nobel Prize-winner Gao Xingjian's work, Goran Malmqvist, is put through his paces by one of the leading critics
By Cao Chang-ching 曹長青
The Taipei Times
Saturday, February 17th, 2001
It is highly unusua ...閱讀
|
|
|
在克林頓性醜聞時,中國人曾編出一則幽默﹕丈夫對妻子說,今晚有工作應酬,要晚回來,妻子則回敬,“少給我來克林頓”。“克林頓”已成為狡黠和欺騙的同義詞。
克林頓的外號是“貓王”(意為滑頭),硬是靠他的狡黠,躲過了彈劾,當完了八年總統。但美國這個社會有它獨特的 ...閱讀
|
|
|
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漢語作家高行健近日訪問香港、台灣,當地華文報紙大幅報導,一時成為新聞焦點之一。
兩地媒體的報導有個共同特點,基本都是從政治角度報導高行健之行。如果不知詳情的人,僅從媒體上了解高行健,會以為他得的是“和平獎”。
例如,在香港媒體上 ...閱讀
|
|
更多文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