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國青年報》昨日再次發表了其連線記者對陳琳經歷造假的追蹤報道,其認真負責精神頗為令人欽佩,國內報紙對調查性報道的重視是走向嚴肅媒體的重要開始。陳琳的“博士事件”吵到今天,當事人應該負主要責任,因為在今天這個互聯網時代,只要把自己的學位證書等資訊掃描到網上 ...閱讀
|
|
|
“新疆正在進行一場小型的文化大革命,又開始燒書,迫害知識份子。”前中共新疆自治區古籍整理辦公室主任、知名維吾爾族學者庫爾班.外力(Wali Kurban)在華盛頓他的辦公室對我說。他拿出一份今年5月20日新疆《喀什日報》,上面報道說,中共當局於5月14日一次燒毀了維語書籍7 ...閱讀
|
|
|
6月24日下午,布什總統終於發表了一再推遲的關於中東問題的重要講話,其調子令人驚訝,因為對阿拉法特態度強硬,呼籲巴勒斯坦人民選擇新的領導人,明顯要這位當了33年巴解主席的強人下臺。
布什講話對巴勒斯坦提出的條件是﹕停止恐怖活動;選擇新的領導人;制止貪汙腐敗,� ...閱讀
|
|
|
3月26日《華爾街日報》為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因病謝絕講壇、從此不再公開演講專門發表了一篇社論,題目是“撒切爾的聲音”。該社論評價說,雖然今年76歲的撒切爾夫人最近因發生幾次小的中風後,聽從醫生決定不再登台演講,但“撒切爾主義已經響徹歐洲”
撒切爾夫人從1979� ...閱讀
|
|
|
6月19日,俄國正式公佈了前年八月核潛艇沉沒、造成一百多俄國官兵喪生事件的調查報告,結論是,該事件是由於潛艇內艙魚雷爆炸,是俄軍內部的技術事故。
當年發生潛艇事件時,俄國軍方隱瞞消息,想敷衍了事;後來又放出風聲說,可能是美國軍艦把它撞沉,或美軍暗中發射魚雷� ...閱讀
|
|
|
互聯網的出現,為信息更大規模、更快速度的流通提供了更充分的條件,進一步擴大了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但同時這種人人可上網,人人可匿名發表言論的環境,以及有些網站缺乏管理,也為某些惡意個人攻擊、造謠誹謗和病態心理發泄等提供了機會,使有的網站變成了劣質言論的垃圾站 ...閱讀
|
|
|
橫跨歐亞兩大洲的俄國到底向哪個方向傾斜,幾乎構成了近代俄羅斯的全部政治歷史。
17和18世紀之際的俄國最偉大的沙皇彼得大帝曾力主向西方傾斜,他主張全盤西化,走歐洲式的富民強國之路。彼得大帝曾親自到西歐國家實地考察,然後運用他的帝王權力,強行改革,那些拒絕穿西 ...閱讀
|
|
|
在六四事件13週年那天晚上,我和加州一位華人在一家電台就六四屠殺問題進行辯論。加州那位華人說,洛杉磯一家中文網站曾做過調查,當地80%以上的華人認為“六四”時中共使用武力是必要的。我當即就對這種說法質疑,問那個網站是在多少受訪者中、以什麼方式做的調查?對方沒有 ...閱讀
|
|
|
六四屠殺後幾天、幾個月內,無數人認為,在世界的聚光燈下向平民開槍的政權一定會很快垮台。但是,13年過去了,中共不僅沒有垮,中國的經濟還在繼續發展,並加入世貿,去年更獲得了奧運會主辦權。
與此同時,當年主導八九民運的領袖們星光逐年暗淡;國內的任何民運“星火” ...閱讀
|
|
|
今天(25日)美國主要大報《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波士頓環球報》都在體育版頭版刊出美國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桑德拉.鮑爾文(Sandra Baldwin)因假學歷被揭出而辭職的消息。《紐約時報》甚至把這條消息放在了報紙的頭版,然後轉體育版內頁,顯示對這 ...閱讀
|
|
|
經過911恐怖的紐約人,又要受一次小的“驚嚇”,一個美國青年在曼哈頓中城90尺高的圓柱上連續站立35小時,不吃不喝不睡,無安全保護裝置,然後從柱上跳到地面。美國ABC電視台22日晚10時現場直播這一驚險場面﹕最後結果他是玩命者找死、還是功夫絕頂的英雄?
今年29歲的戴維 ...閱讀
|
|
|
14日荷蘭國會大選,執政的左派工黨失敗,右翼“基督教民主聯盟”贏得最多席位,從而使荷蘭成為近來繼挪威、丹麥、意大利、法國之後,又一個向右轉的歐洲國家。
大選前9天,呼聲最高的54歲的政治新星福圖恩被暗殺。有些媒體在報道福圖恩時,把他和法國極右派領袖勒龐相提並� ...閱讀
|
|
|
美國前總統卡特12日抵哈瓦那,成為1959年卡斯特羅“革命”之後,首次訪問古巴的美國重要人物。
對雙“卡”會面,美國媒體以及邁阿密的古巴流亡社區議論紛紛。以卡斯特羅的專制本性、卡特以往的愚笨表現,這次古巴之行,除了使一心想得“諾貝爾和平獎”的這位美國前總統有了 ...閱讀
|
|
|
《紐約時報》的中東問題專家弗里德曼(T. Friedman)最近在一篇文章中介紹說,在阿拉伯國家,那些不是國營的、不屬於政府控制的獨立報紙、電視等,在報道和評論巴以沖突問題上,不僅像國營媒體一樣煽動民族主義情緒,反美反西方,而且很多時候比國營媒體更能煽情,更過份。例� ...閱讀
|
|
|
4年前,在15個成員的歐盟,只有西班牙、愛爾蘭是右翼政黨執政,其他幾乎都是傾向福利社會主義的左派政府。但這次法國大選透出的信息展示︰到今年底,整個歐盟剩下的左派政府恐怕只有瑞典、比利時和希臘,其他12個歐盟國家都將是右翼政黨執政。歐盟為何發生“地震”,整個歐洲� ...閱讀
|
|
|
香港英文報紙《南華早報》本周一以“不服從中國版編輯王向偉”的理由解雇了該報駐北京記者站主任貝克爾(Jasper Becker)。看到這個消息,實在為他感到不平,因為貝克爾是一位相當優秀的新聞記者,他被解職,使我們又失去一個傳播中國內部真實消息的聲音。
據報道,貝克爾� ...閱讀
|
|
|
雖然“王儲”胡錦濤30日在華盛頓展開旋風外交,一個下午和傍晚見了美國財政部長、商業部長、國務卿、國會兩黨領袖,另加16名聯邦參議員,但次日美國大報《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對此卻沒有一個字的報道。而《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這兩家頗有影響力的報紙,卻不約而 ...閱讀
|
|
|
他是“人類的良心”。1975年挪威頒發薩哈羅夫“諾貝爾和平獎”時這樣評價。
“不論在俄國還是整個世界,他的一生都是追求自由與和平的人們希望與精神的燈塔。”美國總統布什在這位前蘇聯持不同政見者誕辰80周年紀念會上這樣總結。
說來也巧,薩哈羅夫在中國共產黨建立的 ...閱讀
|
|
|
巴以沖突昇級之後,歐洲輿論和美國有不同,多譴責以色列,支持巴勒斯坦。26日《華盛頓郵報》發表了媒體托拉斯專欄作家查爾斯.克勞翰默(Charles Krauthammer)題為“歐洲和‘那些(猶太)人’”(Europe and 'Those People')的文章,對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進行了分析。
克 ...閱讀
|
|
|
沙烏地阿拉伯王儲阿卜杜拉昨日抵美,和布什總統在德州農場商討中東危機。但由於沙烏地阿拉伯和恐怖份子的關係,許多美國民眾對沙特這個「盟國」 缺少好感,對阿卜杜拉來訪,以及他曾提出的中東和平方案,沒有熱情。布什總統和他「晤談」了兩個小時,也觀點各異,沒有什麼大結� ...閱讀
|
|
更多文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